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桩派功 万拳起于桩·无桩无功夫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开合功保留了南拳的特色,主要体现在 “吞”(后退)、“吐”(前进)、“浮”(升起)、“沉”(落下)这四个字上。这套功法动静结合,锻炼与修养并重。其中,动态的锻炼是基础,静态的修养是目的。通过练习此功,不仅能让习武者的下盘如同磐石般稳固,还能使 “内气” 汇聚于手上,用于克敌制胜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坚持百日左右就能练成,并且可以从劳宫穴发出 “外气”,为他人治病。
这套功法是陈剑声老师幼年时在重庆国术馆跟随朱世海学习所得。由于武术界长期存在门派隔阂,各自保守功法秘密,所以朱世海之前的传承情况难以考证,即便有一些零散的记载,也难以分辨真假,有待了解情况的人进一步探究。
在整个练功过程中,练习者都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 “劳宫穴”(即两个手心)。既不要忘记关注劳宫穴,也不要刻意去强迫,一切顺应自然。每个动作都要依靠意念引导,而非单纯使用力量,以意念引领气息,保持意念专注。当思想集中于劳宫穴时,该穴位处的神经会逐渐兴奋,使得毛细血管舒张充血,进而产生热胀的感觉。(实际上,这种放松状态能促进血液循环)这是由生理、物理活动引发的生理化学变化。
从祛病角度来看,开合功具有以下作用:其一,练习时要求呼吸深长,这样能够增加肺泡的活动量,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,同时降低血液中乳酸盐的浓度,从而有效消除疲劳,提升健康水平;其二,在呼吸过程中,会有节律地挤压心、肝、脾、肾等脏腑,促使脏腑相互摩擦,产生更多 “内气” 来对抗自身疾病,这本质上是一种内脏自动按摩法;其三,练功时腹肌会随着呼吸进行收缩和舒张,能够加快肠胃蠕动,提升胃的排空能力,促进唾液、胃液、胆汁的分泌,有助于健全消化功能,减少肠胃疾病的发生;其四,静功练习能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,让脑电波变得稳定且有规律,有利于调节生理功能,恢复身体的动态平衡,增强细胞活力,进而增强体质,提高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。
开合功分为动功和静功,动功有四式,静功有三式,动作简单,易于学习和练习,具体内容如下:
一、开合动功
1. 俯身沉掌
练习者双脚平行分开,宽度与肩同宽,双手成掌,向上直举(或者侧平举)至头顶上方,手指相对,两掌(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均可)的四指相互贴合,掌心朝上,双眼平视前方,如图1 所示。
图片
接着,两掌贴合着向内翻转(此时掌心向下),沿着鼻梁、胸口、肚脐的方向向下按压,同时弯腰,直至手掌触碰到地面。然后,手臂伸直向前推,在推的过程中慢慢直起腰部,将手掌举回头顶,双眼始终平视前方,恢复到起始姿势,如图2 所示。
图片
上述动作重复练习十次,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次数。练功时,动作下沉时呼气,上起时吸气,也可以采用自然呼吸法,但无论哪种呼吸方式,都必须始终将意念集中在劳宫穴。
2. 马步开合起落
① 马步前平掌:紧接着图 1 的姿势,双手下放至身体两侧呈侧平举,手心向下,放松双肩,让全身处于自然状态,保持自然呼吸,同时意守劳宫穴,如图3 所示。
图片
双手伸直手臂向下放,从身体两侧稍微超过臀部后方,此时手心向后,然后再向前平举,掌心向下,两臂在胸前保持平行,间距与肩同宽。在平举手臂的同时,下蹲成马步姿势,双眼平视前方,如图4 所示。
图片
② 马步前推掌:双手向后收回,在两腋前方立掌,掌心朝前,放松双肩,手指自然微微弯曲,与此同时,两腿伸直站立,如图5 所示。
图片
双手同时向前立掌推出,两腿下蹲再次形成马步姿势,如图6 所示。
图片
③ 马步开合掌:两臂向两侧分开,与肩同宽,呈侧平举,双手立掌,手指微微弯曲,掌心向外,同时两腿伸直站立,双眼平视前方,如图7 所示。
图片
随后再接 “马步前伸掌”(如图3 至图4 的动作)。按照图 3 到图7 的动作顺序,反复练习十次,同样以个人身体承受能力为限。
3. 左右弓步开合进展
承接上一个姿势(图7),
身体向左转身 90 度,同时左脚向前踏出半步,如图8 所示。
图片
双手伸直手臂,从身体两侧斜向下降至胯部后方,再向前平举,两臂保持平行,间距与肩同宽,双眼平视前方,意守劳宫穴,与此同时,左腿向前弯曲成弓步,后腿伸直呈箭步,如图9 所示。
图片
双手向后收回至两腋前立掌,掌心向前,手指微微弯曲,身体向后坐,左腿伸直,右腿弯曲,将重心落在右脚上,如图10 所示。
图片
两掌向前推出,与肩平举,掌心朝前,同时形成左弓右箭的腿部姿势,如图11 所示。
图片
两掌向两侧分开,呈侧平举,立掌且手指微微弯曲,掌心向外,同时身体向后坐,右腿弯曲,重心落在右脚上,左腿伸直,如图12 所示。
图片
按照图8 至图12 的动作,重复练习十次,然后转身向右,以相同的姿势再练习十次,只是方向相反。
4. 收式
在完成右弓步开合进展的十次练习后,需要进行收式动作。接着图8(反向姿势),双手从身体两侧划弧下放至丹田位置,两掌指尖相对,掌心向上,从丹田处捧气至膻中穴,同时右脚向内收回半步,在捧气的过程中伸直双腿站立,如图13 所示。
图片
然后将手掌翻转(掌心向下),慢慢下压回到丹田。捧气时用鼻子吸气,下压时用嘴呼气。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,要求呼吸逐渐变得细、缓、深、长。(休息片刻后,接着练习静功)
二、开合静功
1. 马步开合静功
双脚分开,宽度与肩同宽,双手成掌,向两侧平举,掌心向下,双眼平视前方,意守劳宫穴,保持一分钟,如图3 所示。
一分钟后,双手伸直手臂,从身体两侧向下放至胯部后方(此时掌心向后),再向前平举,两臂平行,间距与肩同宽,掌心向下,同时下蹲成马步姿势,如图4 所示,保持一分钟。一分钟后,双手收回至两腋前立掌,手指微微弯曲,放松双肩,掌心向前,保持马步姿势不变,再练习两分钟,如图14 所示。
图片
两分钟后,双手向前推出,手臂微微弯曲,掌心向前,指尖与肩同高,保持马步姿势,继续练习一分钟,如图6 所示。一分钟后,还原成开合静功的起始姿势,重复上述练习过程。如此反复练习四遍,总共练习 20 分钟,算一次完整的练功。
2. 开合沉掌
承接马步开合静功的最后一个姿势(图6),双手伸直手臂向两侧平举,同时两腿伸直站立。然后将两前臂弯曲至胸前,指尖相对(中冲穴对中冲穴),掌心向下,如图13 所示。接着向下按压至丹田位置,在按压的同时下蹲成马步,掌心依旧向下,如图15 所示。
图片
再从身体两侧斜向上举至侧平举,两臂平移内收,将双手置于胸前,掌心向下,同时两腿伸直站立,如图13 所示。重复上述动作十次后即可收功。
3. 开合静功收式
开合静功的收式动作与开合动功的收式动作相同 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从传统养生角度来讲,练功最佳时间是 “子时”(即晚上 11 点至凌晨 1 点)。不过,练习者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练习。
2.练功时面向南方,相对更容易引导内气运行。
3.避免在有风、雨、露、雾、强烈日光照射的地方练功,也不要在深夜的植物丛中练习。此外,不要在过度饥饿、饱腹或身体疲劳的状态下练功。练功期间,最好减少烟酒摄入,禁止同房。
4.关于练功时长、每天练习次数以及马步姿势的具体要求,练习者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,逐步提高标准。要明白 “欲速则不达” 的道理,不可急于求成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亿腾证券-最新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排名第一-网上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