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卷。清纪昀撰。纪昀字晓岚,一字春帆,晚年自号石云,直隶献县(今河北献县)人。乾隆十九年(1754年)进士,官至协内大学士加太子少保,为《四库全书》总纂官,笔削考核一手删定《全书总目》,识力超拔,堪称大手笔。与休宁戴震极友善,往来二十余年。卒于嘉庆乙丑(1805年),寿八十二。谥文达。尚著《审定风雅遗音》、《四库全书表文笺释》等。案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沈约《四声谱》一卷,书已亡佚。昀以约既执声病绳人,则约之文章必不自乱其例,因取其有韵之文考之,得平声四十一部、仄声七十五部,以《广韵》部目为序,顺序排列之。又谓陆法言《切韵》实窃据沈约而作者,前后序言之甚辨。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谓“沈书只明四声,不重韵部。……沈氏诗文用韵实据当时韵书,不过严辨四声而已”。又谓“隋时四声之说渐次严密,而沈亦未明韵部,陆法言《切韵序》不引沈书,理所宜然。即如昀所言陆窃沈书,讳所自来,萧该、颜之推、魏渊诸人亦皆窃沈书乎!……是陆氏集诸家之大成,本不限于一说,安得如纪氏之所考乎!”“昀若专考沈氏四声本无不可,即推证其用韵之法,以表率当时之韵部……亦无不可,何必创为异说,自炫神奇,以自毁其书也。”《沈氏四声考》收入《镜烟堂十种》、《畿辅丛书》、《丛书集成》 (初编语文学类)。
章节列表
序
卷上
卷下
序韵书迄今盖数变矣。陋者类称沈约,好古之士则据陆法言《切韵》以争之。夫《切韵》变为《唐韵》,《唐韵》变为《广韵》,《广韵》变为《集韵》,《集韵》别为《礼部韵》,《礼部韵》别为毛氏、刘氏韵,刘氏韵别为黄氏、阴氏韵,阴氏韵一百六部是为今韵。指以沈约,其谬固也;而以二百六部尊陆法言为鼻祖,毋乃亦未究其源乎?法言之书实窃据沈约而作者也。约书虽唐代已亡,《四书谱》,《唐书·艺文志》不载,知亡于唐;李涪《刊误》已不知《切韵》本沈氏,则亡在僖宗以前。 今不可见。然儒者著书立说,将使天下之从我,必先自信之笃、自守之坚,而后人信吾说而守吾法。约既执声病绳人,则约之文章必不自乱其例,所用四声即其谱也。今取其有韵之文,州分部居而考之:平声得四十一部,不合《切韵》者才一二;仄声得七十五部,不合《切韵》者无一焉。陆氏所作,岂非窃据沈谱而稍为笔削者乎?其领历述吕静、夏侯该、阳休之、周思言、李季节、杜台卿等,顺不及约;约书《隋志》著录,开皇间不应遽亡。同时撰集之颜之推又生长梁朝,不应不见。知法言讳所自来,不欲著之也。迨约书既亡,无从考证;法言书孤行唐代,遂掩其名。中间屡有改修,又颇为诸家所乱,弥失其真。幸而增删改并皆有踪迹可寻,约诗文传世亦多,尚可排比求之,得其梗概。因略为考订,编成二卷,名曰《沈氏四声考》:一以明音学之所自,一以俾指阴氏《韵府》为沈韵者得识其真焉。
乾隆己卯二月,河间纪昀序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亿腾证券-最新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排名第一-网上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