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后,关羽为何始终难以释怀?蜀汉两员虎将的心结与默契
汉中那年春天,山里头雾气重得很。老乡们下地割麦子,总能听见远处传来兵马嘶吼,一时间人心惶惶。其实大家都知道,这仗迟早要打起来,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、这么猛。
刘备当时还在阳平关那边扎营,说实话,他老人家睡觉都带着盔甲。五更天还没亮,就有小兵来报,说魏军又调了粮草过来。这场仗,不光是争地盘,更像是一口气——谁也不想认输。
黄忠,那会儿刚从成都赶到前线。他身上背着旧刀鞘,是当年在荆州随刘表混日子时留下的。一进营帐,老伙计赵云就拉他喝酒:“老黄,你这把骨头还能杀几个人?”黄忠笑骂一句:“你等着瞧。”
其实他心里明白,这次再不上阵,以后怕是连立功的机会都没有了。毕竟五十多岁的人,在年轻将领堆里显得格外扎眼。有个冷门小故事:有人说他小时候家境一般,靠给地主放牛换饭吃,后来才学了一点武艺,被村里的私塾先生夸过“有股倔劲”。这些事儿,他自己倒不常提起。
说回正事,那天夜里法正找来了,把一张羊皮地图摊开。“定军山,”法正用手指点,“这里若拿下,就是汉中的咽喉。”旁边一个副将悄声嘀咕:“夏侯渊可不是省油灯。”法正眯眼道:“越是不省油灯的人,上钩才快。”
这一仗布置得极细致,有人甚至记下:黄忠亲自挑选了三十名弓箭手,全都是跟他打过益州、熟悉埋伏套路的老人。他让他们披蓑衣藏进灌木丛,还专门交代别出声。有位姓杨的小兵后来回忆,当晚蚊虫叮得人直痒痒,但没人敢动弹一下。
果然如预料,夏侯渊带队救援的时候,中计入伏。那场面,有个传闻流传至今——说夏侯渊临死前喊了一句“吾命休矣”,声音沙哑像破锣似的。不知真假,但魏军士气确实崩溃,一路往北溃逃,把鞋子和铠甲扔得到处都是。当时附近村民捡到好几副盔甲,到现在还有人在讲这个段子。
等战事结束后,大伙儿围坐火堆边分干粮,有新兵问:“这回该轮到咱们露脸吧?”赵云拍拍他的肩膀,“别急,看主公怎么赏。”第二天刘备果然大摆宴席,高高兴兴封赏功臣。这“五虎上将”的名号就是那个时候正式喊出来的。但桌上只有四个人笑出了声,第五个——关羽,却只顾闷头喝酒,不理旁人的热闹。
关于关羽对黄忠的不服,其实早在益州之战就埋下苗头。据《三国志》注引裴松之的话,当初刘备收编荆州旧部时,就有人劝他说“莫用老卒为先锋”。偏偏刘备信任自己的直觉,坚持让黄忠挂帅,还公开称赞“此乃虎臣也”。
可关羽骨子里的傲气太重。在江陵驻守期间,他曾经跟身边亲信聊起此事,用的是襄阳方言,说什么“大丈夫怎能与耄耋同列!”语气冲得很。有一次甚至当众递过去一壶冷茶,让别人尴尬半晌。从此两人之间隔了一层看不见的纱窗,无论谁先伸手,都觉得怪怪的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也不是所有事情非黑即白。当初襄樊大战爆发之前,还有件鲜为人知的小插曲:据蜀地民间流传,那一年秋收刚完,两位大将碰巧一起巡视粮仓。本来只是例行公事,可遇上下雨,道路泥泞难行,新修的大桥塌了一截。按规矩,要先修好才能走,可士卒们饥肠辘辘等不了那么久。这时候,是黄忠第一个脱掉靴子,下水背米袋过去;而关羽则站在岸上指挥调度,两种风格迥异却互补无比。从侧面看,也算各有所长吧?
再跳回来定军山之后的一段日子。据当地老人讲,每逢夜深静谧,总能看到一位白发老者独坐帐外抽旱烟,就是那阵子的黄忠。他经常念叨一句土话,“吃亏是福”,意思是谁都有委屈的时候,该忍还是要忍。不少年轻士卒偷偷模仿他的样式,希望沾点好运气。而实际上,他内心并没有那么豁达,经常琢磨到底哪一步做错了,让同僚如此疏远自己?
有趣的是,据成都城南书院某位教书先生考证,《资治通鉴》记载蜀汉朝堂每逢议论军事,总少不了诸葛亮拍板,而每次涉及重大决策,比如派谁断敌退路、守哪座险隘,多半还是把任务交给稳妥可靠的人去办。所以后来很多文献提及“国家栋梁”这个词,都默认是在夸奖像黄忠这样踏实肯干、不争功劳的大人物。当然坊间还有另一种版本,说诸葛亮私底下评价二人为“一柔一刚,相辅相成”,颇具道家意味,只不过没人敢当面转述罢了。
至于百姓怎么看?广元地区曾流行一句顺口溜,大意就是“三国英雄数不少,为国为民数老曹(曹操),要问最靠谱,还属蜀中‘铁牛’保”。所谓铁牛,就是形容那些稳重敦厚、不轻易露锋芒的人物,在百姓嘴里自然指向了这位须发皆白却依旧横刀立马的大叔级武将。有些农户家的祠堂墙壁,现在还能找到写满褪色墨迹的小诗,其中就有歌颂他的句子:
“千古英魂存巴蜀,
白须犹壮震西川。”
当然啦,这些东西是真是假已无从考证,不过听起来倒挺暖和人的心窝子的。我爷爷小时候冬夜烤火,经常念叨类似的话,说做人不能光图虚名,要学会沉住气,多替别人想想才对味道。我猜,这也是为什么直到即便荣誉加身、风光无限,真正懂他苦衷和隐忍的人,并不多见吧?
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,仅供学习交流,不构成定论或权威史实参考。
部分细节参照《三国志》《资治通鉴》及四川地方志轶闻整理。如涉史料疑义,请以权威版本为准。
亿腾证券-最新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排名第一-网上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